徐汇公安红色印记:追寻警史馆藏品背后的故事(十六)
国画:《龙华千古仰高风》
上海市公安局徐汇分局平安建设市民实践中心(警史馆)收藏着一幅由分局民警蔡海平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根据张恺帆写的狱中诗:“龙华千古仰高风,壮士身亡志未穷。墙外桃花墙里血,一般鲜艳一般红。”而创作的国画《龙华千古仰高风》。
▲蔡海平:国画《龙华千古仰高风》
▲张恺帆诗作《龙华千古仰高风》
该诗是由张恺帆写在龙华监狱“天”字号男牢内部囚室墙上的,其中“墙外桃花墙里血”中的桃花象征着英雄的血,就出自于此诗中。
▲龙华监狱“天”字号男牢内部囚室
张恺帆,安徽无为人,生于1908年12月,1928年参加中国共产党,曾任县委书记等职。1933年10月被捕后押解至龙华淞沪警备司令部军法处监狱。1934年春天,龙华的桃花将开未开之时,为纪念1931年2月7日殉难的“左联五烈士”,张恺帆与狱友刘金吾共同创作了此诗,并用铅笔写在了自己双人床上铺的墙上,后被广泛流传。1937年,抗战爆发后,张恺帆在党组织营救下,于当年8月出狱,1991年10月19日逝世。
画家蔡海平怀着崇敬的心情,根据此诗,三易其稿,精心构思创作的国画《龙华千古仰高风》,入选了当年“时代风采”庆祝上海解放五十周年美术作品展。
画面中,那盈满整幅画面的是一片桃林,粉红的桃花与遥远的天际浑然一体,相互辉映。近景:烂漫的桃花盎然盛开;中景:呈金字塔型的烈士生平事迹陈列馆被簇拥在桃花丛中,庄严肃穆;远景:一片茫茫的桃花映红了蓝天......
在中国漫长的革命岁月里,多少仁人志士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其中就有警史馆中展陈的革命烈士张文元。
张文元,生于1917年,河北邯郸人。1938年,张文元与同学苗锦众、郭淑远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8年张文元潜伏进入国民党上海市警察局徐家汇分局,在获取到重要情报(国民党撤退后潜伏在上海的特务名单)时被特务发现后被捕。1949年4月28日,张文元被国民党保密局特务秘密杀害于上海南市车站路190号(今南车站路152号),时年32岁。1950年1月17日,张文元被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为革命烈士,现安葬于龙华烈士陵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