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右美沙芬已列管!
今天给大家介绍一种原来是常见的中枢性镇咳药,如今却被列入了第二类精神药品目录中的右美沙芬。
右美沙芬最早由瑞士罗氏公司开发,是吗啡类激动剂左啡诺的右旋异构体,属于人工合成的吗啡衍生物,右美沙芬曾被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是可以取代可待因的一种非依赖性中枢镇咳药,是一种无麻醉性、无耐药性、高效、安全的药物。其镇咳强度与可待因相等或略强,无镇痛作用。治疗剂量不抑制呼吸。口服吸收好,15~30分钟起效,作用可维持3~6小时,血浆中原型药物浓度很低。主要用于干咳,适用于感冒、急性或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咽喉炎、肺结核以及其他上呼吸道感染时的咳嗽。
右美沙芬大量服用时有成瘾性,会出现欣快感、醉酒感,高度兴奋、感觉异常、幻视幻听等;若继续加大用量,则会出现中枢抑制,如反应及定向力减弱、嗜睡、昏迷、呼吸抑制甚至死亡。
2023年2月,国家药监局、公安部、国家邮政局三部门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复方地芬诺酯片等药品管理的通知》,明确指出,我国部分地区出现右美沙芬口服单方制剂等五类药品的滥用问题,且滥用人群以青少年为主,严重危害公众特别是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
右美沙芬的毒性是具有剂量依赖性的,成人每天摄入最大用量>120mg(氢溴酸右美沙芬片每天吃超过8片)算过量,毒性会随着剂量的增加而增强。
在欧美国家,右美沙芬的滥用不是一个新现象,2004—2013年,美国毒物控制中心共收到13—19岁青少年滥用物质报告95695例,其中滥用最多的物质为右美沙芬。
2005年,FDA关注右美沙芬的滥用情况,并发出不要滥用右美沙芬的警告。国外有5名青少年因服用粉状的右美沙芬胶囊而致死的报道。
2006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临床药学系发表了“1999一2004年右美沙芬在青少年中滥用的增长趋势”,该研究显示,在加利福尼亚中毒控制系统收集的数据中,右美沙芬滥用的比例从1999年(占2.3%)到2004年(占21.5%)6年间增加了10倍。滥用人群集中在9~17岁年龄段(占74.5%),且这一人群6年间滥用的比例增加了近15倍,即从1999年的1.1%增至2004年的16.8%。指出右美沙芬滥用的高频人群集中在15~16岁年龄段。
右美沙芬滥用的案例在中国近期也时有发生。
2022年11月,浙江省宁波市市场监管部门发布一起药物滥用后产生不良反应的案例。一名16岁的学生因一口气服用30余粒右美沙芬片产生严重不良反应被送往医院。经检查,医生发现其出现药物中毒、肝功能不全、低血钾症等症状。
2023年1月8日至2月17日期间,柯某在某药店先后购买了13盒右美沙芬片、20瓶强力枇杷露以及20盒作为处方药的氢溴酸右美沙芬片,且大部分时间在基本没有咳嗽症状的情况下服用这些药物。同年2月20日,柯某因涉嫌吸毒被增城公安部门抓获。随后,公安机关对柯某的尿液及毛发进行了常见毒品筛查,结果在其尿液样本中检测出了吗啡和可待因成分。
自2024年7月1日起,右美沙芬单方制剂(包括注射用氢溴酸右美沙芬、氢溴酸右美沙芬片、氢溴酸右美沙芬胶囊、氢溴酸右美沙芬口服液等)已被列入第二类精神药品目录。因此,在使用这些单方制剂时,需要使用“精二”专用处方。
参考文献:
1. 甘肃禁毒:《从镇咳“明星药”到被列管:为什么是右美沙芬?》
2. 张小波:《右美沙芬滥用的成瘾风险与防治策略[J].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3. 师春焕:《右美沙芬被列管后,怎么用?临床须知这5点,避免违规!》
 |